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资源推介

学者谈读书|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

发布者: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4-03-12   阅读次数:10946

学者谈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北京大学一批又一批的先师学者在读书治学的道路上,或多或少曾对这三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以期给读者的读书求知一些启发和指导。

      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启新栏目“学者谈读书”,每期发布一篇收录于《北大学者谈读书》中的文章。纪念前辈学者的同时,也期待与读者一同探寻读书的奥秘。


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文学评论家、民主革命家。早年宣传民主思想,鼓动革命,倡导教育。曾组织光复会、中国教育会,创办侨农小学、爱国女校、爱国学社及《俄事警闻》等报刊,推动留法勤工俭学,提倡学术研究。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任南京政府大学院院长(教育部长),后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主要著述有《哲学大纲》、《伦理学原理》、《石头记索隐》、《蔡元培言行录》等.

640.png

          我的读书经验    

       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也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可以为前车之鉴。

       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我初读书的时候,读的都是旧书,不外乎考据词章两类。我的嗜好,在考据方面,是偏于诂训及哲理的,对于典章名物,是不大耐烦的;在词章上,是偏于散文的,对于骈文及诗词,是不大热心的。然而以一物不知为耻,种种都读,并且算学书也读,医学书也读,都没有读通。所以我曾经想编一部说文声系义证,又想编一本公羊春秋大义,都没有成书,所为文辞,不但骈文诗词,没有一首可存的,就是散文也太平凡了。到了四十岁以后我始学德文,后来又学法文,我都没有好好儿做那记生字练文法的苦工,而就是生吞活剥看书,所以至今不能写一篇合格的文章,做一回短期的演说。在德国进大学听讲以后,哲学史、文学史、文明史、心理学、美学、美术史、民族学统统去听,那时候这几类的参考书,也就乱读起来了。后来虽勉自收缩,以美学与美术史为主,辅以民族学,然而他类的书终不能割爱,所以想译一本美学,想编一部比较的民族学,也都没有成书。

      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动笔。我的读书,本来抱一种利己主义,就是书里面的短处,我不大去搜寻它,我正注意于我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这本来不算坏,但是我的坏处,就是我虽读的时候注意于这几点,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若是有时候想起来,除了德文书检目特详,尚易检寻外,其他的书,几乎不容易寻到了。我国现虽有人编“索引”、“引得”等等,专门的辞典也逐渐增加,寻检自然较易,但各人有各自的注意点,普通的检目,断不能如自己记别的方便。我尝见胡适之先生有一个时期,出门时常常携一两本线装书,在舟车上或其他忙里偷闲时翻阅,见到有用的材料,就折角或以铅笔作记号。我想他回家后或者尚有摘抄的手续。我记得有一部笔记,说王渔洋读书时,遇有新隽的典故或词句,就用纸条抄出,贴在书斋壁上,时时览读,熟了就揭去,换上新得的,所以他记得很多。这虽是文学上的把戏,但科学上何尝不可以仿作呢?我因从来懒得动笔,所以没有成就。

       我的读书的短处,我已经经验了许多的不方便,特地写出来,望读者鉴于我的短处,第一能专心,第二能动笔,这一定有许多成效。



网站制作地址
公众号: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电话:0371-62809555 / 0371--62809603
shaolinkungfu.edu.cn
©2004-2021 版权所有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豫ICP备15030816号-1 技术支持:红狐企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