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象传》
说典释义:
大地之于万物向来有宽广的胸怀,从无半点索取,只会承载、滋养、哺育和容纳世间万物,故而万物得以生机勃勃。拥有深厚德行的君子应效法大地,厚积美德,以宽厚深广的度量和德性承载天下各种事物,如此才能承担起重大使命。
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历来是中华民族仁人志士所崇尚的道德境界。梁启超解释“厚德载物”时曾说:“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时至今日,“厚德载物”已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卓尔不群、独树高标的精神柱石,而且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指引和精神支撑,激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向上向善的崇高精神,锻造事不避难的勇气担当,涵养天下为公的政治品格,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象传》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句,体现了古人对人与社会、自然的认识以及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追求。
“德”字由“彳”“目”“心”组成,指一个人要眼正、行正、心正,后来被引申为品德。“厚德”有两种解释:当“厚”作形容词时,《说文解字》中将其解释为“山陵之厚也”,“厚德”即指德行像山陵一样厚重;当“厚”作动词时,“厚德”则指不断积累、提升自身的德行。“载”表意为“运”,引申为容纳、承载。“物”指万物,既指自然之物,也指社会中的人和事。“厚德载物”,就是指用宽厚的品行理性地对待客观环境中的万事万物,所彰显的是一种极具利他精神的开放包容与担当精神。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孔子认为,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它的品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特别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教导世人为人处世首先要进德、厚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如此才能弘扬正道、建功立业。舜靠厚德齐家治国平天下;周文王姬昌靠厚德使内政清明、百姓安乐,四海仰望、贤士云集;周公旦靠厚德使九州悦服;召公靠厚德使万民称颂……
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德者,心之最真实,最可凭,而又不可掩。故虽蕴于一心,而实为一切人事之枢机。为政亦非例外。”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为他深知,肆虐的洪水正在吞噬良田家宅,他肩上承载的是千万人的家园。西汉名将霍去病百战归来却不愿住进富丽堂皇的将军府,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因为他深知,如若贪图一己之安乐,就不知会有多少人无家可归。唐代诗人杜甫体察人间冷暖,感叹民生疾苦,含泪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说,如若能实现这样的理想,“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唯有厚德载物之君子,方会心系万民安康与福祉。“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是江南名胜岳阳楼上的一副名联,赞的是北宋名相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在青年时期,范仲淹就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相治国安民,良医救死扶伤,由此可知范仲淹为国为民之心。为官从政后,他勤政爱民,在泰州重修海堰,不仅使当时人民的生活、耕种和产盐有了保障,还在后世“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百姓将其所修之堤命名为“范公堤”,遗址迄今犹存。范仲淹去世后,闻知消息的百姓无不垂泪,“皆画像立生祠事之”,羌族部落的数百首领“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乾隆年间,山东曾遭受罕见洪涝灾害,潍县受灾严重,“岁荒,人相食”。知县郑燮(郑板桥)泪洒纸笔:“身安心转悲,天南渺何许?万事不可言,临风泪如注。”全诗没有一个忧字,却通篇都是忧。为救民于水火,郑燮下令开仓放粮,“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有人提出应先上报朝廷,他断然道:“等到手续审批完成,老百姓就所剩无几了,此时应先救人,若需承担罪责,只在我郑燮一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郑燮呈给署理山东巡抚包括的《墨竹图》上的题画诗。本该是颇有浪漫情调的风竹低语,此时在他的耳中却仿佛万千百姓的呻吟呼号,托物取喻,彰显了郑燮的情怀与担当。
古往今来,厚德载物、明德弘道,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并成为中国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人更是这一优秀品质的传承者和践行者,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之大德,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厚德载物”还将继续为我们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贡献其时代价值。
德乃立世根本,厚德方能载物。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任,更应修身以厚其德,否则,即便侥幸有了点“位”,也注定难以长久。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因为“物”是如此丰富,倘若德行有亏的话,定然是承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