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为什么这么多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网游上瘾、娱乐至死的同学?为什么许多人“毕”不瞑目,毕业的一天发出哀嚎:不是我上大学,而是大学上了我?
道理其实就蕴涵在这句看似粗鄙的调侃式的话里面,“我上大学”的“我”是主动,“大学上我”的“我”是被动,正好揭示了大学学习跟高中以前学习的最本质的区别,即大学的学习模式是主动式的学习,高中以前的学习模式是被动式的学习。
大家别小看这两种模式的差异,其导致的结果是天壤之别的,往小的说是关系大学学习生活的成功与否,往大了说是关系到人身上的灵性的觉醒。
高中以前因为有高考的存在,这种被动式学习模式的缺陷不易表现出来,高考这个指挥棒会指挥大家去学,要你学什么,怎么学,会有个很明确的大纲或指标指引着大家,因此,大家都知道朝哪个方向去努力,整天学完语文学数学,背完英语背政治,不用想这么多,反正所有人都这么干,埋头学就是,这也就是大家觉得高中生活很充实的原因,有目标,这个目标告诉你要做什么,你只管学,不用问为什么,也不用想太多。
进了大学,高考这个强制性把所有人笼到一起的统一性目标没了,于是高考掩盖下的千差万别就显现出来了。许多人仍然习惯性地保留着高中以前这种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模式,于是就像以前盯着高考一样现在眼里只有期末考试,表现出来的一般有这么三种情况:一是平时放开来玩,一到考试就临时抱佛脚,连佛脚都抱不上就想办法作弊,结果往往是连被大学上的资格都没有,中途就被大学fire掉;二是平时稀稀拉拉的学,考试奉承60分万岁原则拿学分保证毕业即可;三是认真学,考出好成绩,拿奖学金。
这三种情况涵盖了大学里的绝大多数同学,但事实上,这三种同学都算不上大学的真正的学习,因为都还停留在“要我学”的窠臼里,没能挣脱出来走上“我要学”的康庄大道。
这能怪同学们吗?似乎也不能怪,因为在高考体制下的大部分同学已经被磨灭掉主动思考的意识和本性(这里说本性,是因为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凡事问个“为什么”,可惜进入小学后慢慢“为什么”就消失了),因此,还是得教育,还是得有人告诉他们,告诉这帮大学生们,真正的学习,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不是背公式考分数记答案,而是弄清楚公式定理万事万物背后的因果逻辑,这就是毛主席“实事求是”里的“是”,就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里”的道,就是“大学之道”的“道”。
作为师者,我们更大的责任应该是重新唤醒这帮孩子们孩童时期的“为什么”,让他们怀揣着这个“为什么”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答案,这就是人身上的个性的独立以及觉醒,这个东西远比一切分数和知识都来得重要得多。
只要“为什么”的种子重新在这帮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他们的大学就没有时间再彷徨、再颓废,他们将真正感受到求知的快乐,将一头扎入知识的海洋,将冲向征服一个又一个“为什么”的高峰,由此,我们可以说,他们进入了上大学的节奏。
这才是大学真正的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