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第四届中原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郑召开
发布者:政务部 发布时间:2024-10-17 阅读次数:1019
当人工智能遇上高等教育,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0月16日,第四届中原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郑州召开,十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创新”主题,就新时代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展开交流研讨,为我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创新发展建言献策。论坛上,2024年河南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正式启动。据了解,我省自2022年开始组织承办国际产学研用会议,支持高校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发展需要,举办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学者专家与参会交流,探讨合作,以推进我省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今年我省将会议扩展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一周内,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将围绕人工智能与能源化工,合成生物学与现代农业,智能分子及组织器官稳态调控,智能装备传动与支撑,测绘遥感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应用,粮油食品与营养健康,双碳背景下水利与能源优化利用,高端功能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成型加工等9个学科方向举行国际论坛。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晓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姜恩来,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杰,河南省关工委副主任、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级顾问朱清孟,河南省政协委员联络委员会主任、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级顾问郑邦山,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刁玉华,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红民,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俞海洛,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级顾问娄源功,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主席、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主席、郑州西亚斯学院理事长陈肖纯等出席开幕式。苏晓红在致辞中表示,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教事业发展,逐步构建“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高质量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在人工智能新赛道上抢占制高点,建设算力设施,强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扎实推进高校“三个调整优化”,持续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聚焦打造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布局建设新兴专业学院,引导企业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深度融合校企产学研用。她强调,河南高校要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交流,打造高效创新协同平台,大力引育创新人才团队,不断优化一流创新生态,着力打造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高地和全球英才干事创业沃土,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姜恩来在致辞中提出四点想法。一要坚持包容普惠,加强合作,弥合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共享数字时代发展新机遇。二要坚持创新驱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共促人才培养模式新变革。三要坚持智能向善,协同推进技术的善用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共创教育全球治理新格局。四要坚持凝聚合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深化数字治理,共建数字教育合作共同体。“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塑着高等教育。”毛杰在主持开幕式时强调,加快教学效率和教育公平的提升,全省高校要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为己任,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奋力建成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开幕式上,河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亚太大学联合会、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分别签订谅解备忘录,建立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与协作框架,将进一步促进双方学术项目、研究项目和专业发展计划方面的合作。在学术交流方面,促建双方成员机构间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交流;完成联合研究项目和学术出版物;在专业发展方面,为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和教职工提供联合培训计划等;在文化交流方面,鼓励文化交流计划,支持语言学习计划和文化沉浸体验,促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此外,多所中外高校在会上达成合作意向。开幕式结束后,塞提斯大学校长费尔南多·利昂·加西亚,亚太大学联合会主席萨布尔·可汗,非洲大学协会秘书长奥卢索拉·奥耶沃勒,文莱大学副校长张秀燕,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项目主任温迪·菲奇曼,中原工学院校长、北京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夏元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波,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周卫,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党委书记、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吴飞,郑州大学互联网医疗与健康服务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河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宗敏等专家先后在论坛上作学术报告。省教育厅各处室负责人、全省高等学校负责同志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省高等教育学会、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负责人、常务理事、理事,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省高等教育学会各内设机构(中心)、分支机构负责人,部分企业代表共5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