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校园资讯

清明追思英雄魂:十年再读孟瑞鹏

发布者: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04   阅读次数:616

清明追思英雄魂:十年再读孟瑞鹏


嵩岳巍巍浩气长存,黄河滔滔精神永在

 ——悼念英雄孟瑞鹏逝世十周年

党委书记  田逸


编者按:在孟瑞鹏烈士英勇牺牲十周年之际,学院党委书记田逸以《嵩岳巍巍浩气长存,黄河滔滔精神永在》为题撰文,深情追忆这位由我校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联合培养的2012级法语专业学子。文章通过孟瑞鹏在嵩山习武修德、黄河畔求学成长的生动事迹,深刻诠释了他用生命践行的"勤于修身、笃于立志、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精神品格,既是对英雄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两校协同育人成果的生动展示,激励广大师生以孟瑞鹏精神为引领,在新时代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十年前的早春二月,巍巍嵩山正被冬雪覆盖,黄河的冰凌仍泛着凛冽的光芒。二十四岁的孟瑞鹏纵身跃水救人的身影,犹如一道划破天际的流星,将嵩岳的厚重与黄河的激越熔铸成永恒的精神力量。这位由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共同培养的优秀大学生,用生命诠释了当代青年的价值追求和崇高使命。


一、嵩岳巍巍:千年文脉滋养的侠骨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的青石台阶上,至今回荡着孟瑞鹏去上课时的脚步声。在少室山三十六峰环抱中,这个来自濮阳农村的青年将武术的刚柔并济化作笔尖的墨痕:“武术之道,不在拳脚生风,而在心正气和”,他的日记本里夹着从嵩阳书院带回的银杏叶,叶片上工整抄写着这样一句话。在嵩山武术文化浸润下,孟瑞鹏将“止戈为武”的武德精神化为具体行动,“侠客”、“孝子”、“小孟子”……提及孟瑞鹏的学生和老师都会给他冠上这样那样的名号。今天,我们将这些形容词串联起来,就能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颇具正义感和侠义心肠的英雄孟瑞鹏。

“侠是一种灵魂。侠懂得为了天下和平而行侠仗义,侠尊重自己的爱也尊重别人的爱。”孟瑞鹏对传承千年的嵩山武术侠义精神有着深刻的现代理解。他说武术是一门锻炼人,使人坚持的学问。武术的坚持是建立在挥汗如雨的训练中所磨砺出的那颗坚韧的心的基础上的,没有持之以恒,何来坚强之说?武术讲究遵循自然法则,即通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对自身和技法的修炼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心理与身体的双重修炼。他不但领悟得深,做得更是好。他曾为村民打井挺身而出、据理力争,为污染的贾午支河找企业讨要说法,向环保部门写信。当大家还为春晚小品《扶不扶》讨论值不值得的时候,他大声打消了大家的疑问“必须扶!助人没有值不值,而是必须做的!”。他还说“最危急的时候,没有时间去迟疑”……正是因为嵩山武术文化匡扶正义、见义勇为的浸润和滋养,他才能厚积薄发,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勇敢拯救溺水的儿童,用自己的侠义托起生命的希望。

“挑战弱点,拒绝虚弱”。这是孟瑞鹏贴在床头自警自励的警示语,旁边是一摞书,一把剑。书能启智慧,剑能斩欲望。他从来都以一种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在做人做事。他的床铺永远干净整齐,他随手写随手抄,随时记录思考和感想的习惯,得益于文化先贤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培养。老师眼中他是“最靠谱”的班长和助手,学生心里他更是“暖男”一枚。在孟瑞鹏纪念馆里,有一辆他用自己打工挣的钱买的电动车,供全班同学免费使用,即便自己有事,也是先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他把自律变成一种习惯,改变现状,收获向上的人生;他把包容作为人生信条,所以以才有仰天一笑的潇洒;他把无私奉献作为人生追求,所以才有顶天立地的英雄。这种源自嵩山文化自强自立和宽容仁爱的精神气质,在关键时刻迸发出惊人的道德勇气和浩然正气。就像启母阙上记载的大禹治水传说,舍己救人的基因早已镌刻在嵩岳儿女的血脉之中。

二、黄河滔滔:民族品格的当代显影

孟瑞鹏的故乡濮阳,正是黄河“铜头铁尾豆腐腰”的险要地段。他所就读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扎根于水利,把家国情怀、治水兴国作为筑校之魂,把“情系水利,自强不息”作为办学精神,并从黄河文化中不断汲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力量。这种故乡和学校双重的影响造就了他独特的人生道路,让他在求学期间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生命状态,就像黄河故道中深埋的仰韶彩陶,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在岁月长河里历久弥新。

“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不能丢,一样是理想,一样是良心”。黄河在遇到高山时,不会止步不前,也不会抱怨,而是选择继续朝着大海的方向前进。孟瑞鹏有奔腾入海的理想,滋润万物的爱心。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怀抱远大志向的入党积极分子,他说以后想去当兵,或者做一个作家。他最终活成了日记中写的那个他:“一颗流星划过,转瞬即逝,留下一道光亮,我说,那就是人生”。他的同学陈平霞叫他“孟子”,说他非常正直善良,非常细心,把每个同学都放在心上。他还非常喜欢笑,无论遇到什么事儿都能很乐观地去对待。顶着寒风帮同学去银行查助学贷款,主动帮同学们在练武之后做推拿,放假时室友忘带钥匙,他立刻大包小包从汽车站返回……在人生的长河中,时间仿佛不停地流淌,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向前走。有的路,是用脚去走,有的路,要用心去走。孟瑞鹏始终如一的是追求梦想的热血和关爱他人的精神,把短短的人生之路走出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青春是一只银铃,只有不断奔跑才会不停地响,如果只让风吹动它,再动听也是暂时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流程漫长且曲折,但他一往无前、奔流不息的精神启示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要勇往直前、有所作为。孟瑞鹏把自己比作一只银铃,只有奔跑起来,涌动起来才能鸣奏青春的旋律,迸发青春的张力。他在家里,主动帮助父母做好饭,有脏衣服主动洗好;在学校,他学习韧劲大,永远走在别人前面。当有的同学跑完早操再钻进被窝睡“回笼觉”时,他已经在背单词做预习了。“生命的历程是一溪清水的奔流,既然无法预知止尽,就应该勇往直前”,这种“奔跑起来”的劲头就像黄河水一样永不停歇。黄河文化早已启示我们:真正的壮美不在于路途平坦,而在于保持奔涌的姿态。孟瑞鹏坚持不懈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跑着,那些汗水和付出回报了他,成就了他,让他闪闪发光。那些沉睡在青春骨骼里的清越声响,唯有在破风的奔跑中才能震颤出生命的频率。静止的银铃不过是金属,奔跑的银铃才是正在绽放的岁华。

“做一个有意义的人,一个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当我们读到日记里这句话的时候,不禁热泪盈眶。孟瑞鹏把人生的每件点滴事都当作最有意义的事来做,一件件平凡而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得认真细致,做得充满了意义。正是这种“不以善小而不为”的行为得到了亲友眼中的“好”,老师眼中的“优”,同学眼中的“义”的赞赏与高度评价。“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孟瑞鹏就像他家乡滔滔的黄河水一样始终付出着,奉献着,最终在冰冷的池水中燃烧起舍生忘死的精神之火,绽放出炽热的人性光辉。当他跃入深水的瞬间,分明是河伯冯夷化身为当代精卫,以血肉之躯填补着生命的漩涡。

三、文化合流:精神丰碑的当代传承

孟瑞鹏在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求学的经历,预示着他最终的抉择绝非偶然,而是早已深植心田。站在孟瑞鹏纪念馆的星空穹顶下,仰观嵩岳二十八宿的天文图示,俯察黄河九曲的地理模型,忽然领悟:这位青年英雄的精神丰碑,实则是两种文化基因共同孕育的结晶。当黄河浪花亲吻嵩山岩壁,我们听见了文明长河永不停息的澎湃潮音。

十年光阴流转,嵩岳的晨雾依然缭绕着山间的银杏,黄河的浪涛继续雕刻着中原的版图。孟瑞鹏的名字,已化作连接嵩岳书院琅琅书声与黄河惊涛裂岸之声的文化坐标。嵩山石刻的褶皱里,黄河浪涛的频谱中,永续传唱着中华文明最深邃的精神密码,永远奔腾着向死而生的生命礼赞。在这片古老而又崭新的土地上,新时代的青年正沿着英雄的足迹,勇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走向壮阔的史诗征程!





网站制作地址
公众号: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电话:0371-62809555 / 0371-62809603
地址:中国 · 河南 登封市嵩山路南段
©2004-2021 版权所有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豫ICP备15030816号-1 技术支持:红狐企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