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 2025 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活动周相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在职教志愿服务日期间,我院组织学校师生深入社区、乡村、学校等地,开展了丰富多样且卓有成效的技能服务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一)“乡村振兴 留住乡愁”墙绘志愿服务活动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为进一步推进校地合作,宣传古镇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我院团委组织美术爱好者于3月17日前往登封市白坪乡天雄古寨开展以“乡村振兴,留住乡愁”为主题的墙绘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们抵达古镇后,白坪乡政府人大主席王晓燕和乡镇干部们积极与志愿者们进行沟通,确定了乡村振兴的绘画主题与基调,她还强调:“要促进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努力使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做到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定主题、绘初稿,涂颜料起笔落画使空白的墙壁变得色彩斑斓,形成一幅幅唯美的画卷。同学们以热情为笔,勾勒轮廓,配着相宜的色彩,雕刻乡村的故事,展现古镇独特的生机与朝气。
本次墙绘活动,让志愿者们在实践活动中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也深刻感受到了乡村发展任重而道远。吾辈青年,当为祖国乡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二)助力登封市文明城市创建,街头配电箱穿上了彩绘“新衣”
继助力白坪乡墙绘活动后,信息技术系师生应登封市团委和登封市城建局邀请,在专业老师和辅导员的带领下,再次出发,参与登封市中岳大街路段街头配电箱彩绘项目,为登封市城建“添砖加瓦”。
本次彩绘计划所涉及的变电箱,途经中岳大街由东向西方向多个点位,依托“登封标志性建筑”、“唯美生活”、“趣味动漫”等多个主题,分别以唯美风景、可爱动物、地标建筑为原型进行涂鸦彩绘。
在彩绘方案设计之初,信息技术系设计团队仔细斟酌了配电箱与社区居民的互动性以及与社区环境的协调性,把散落在社区内的元素与登封文化串联起来,赋予其新的故事。经过和城建局工作人员的沟通,最终定稿。这些观察与考量,也于彩绘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呈现。
“每座城区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特别是登封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彩绘设计中表现出来,让路过的人们从这些细微之处能够发现城市的变化。”信息技术系张亮亮老师说道。
融入街头风景的靓丽涂鸦,在为社会公共空间带来全新改变的同时,也影响着这里的人及其生活。“以前的变电箱没什么特别,冷冰冰的,现在画上画,一个是风景更漂亮了,我们路过看到也会觉得很惊喜,心情很好,还要拍照打卡。”路边的居民赞叹道。
(三)井盖“绘”话:安全环保新课堂!
当艺术创意邂逅校园井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5年3月8日,信息技术系学子执五彩画笔,以“环保+安全”为主题,将平凡井盖化作校园艺术长廊,为春日校园增添流动的文明风景线。
在跃动的笔尖下,地球脉动、森林呼吸、海洋律动等自然元素跃然“盖”上。垃圾分类指南变身卡通漫画,节水小卫士萌趣十足,低碳生活场景跃动青春活力。每一幅作品都是生态文明的生动注脚,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方寸之间流淌。
当消防战士的逆行身影定格井盖,当反诈标语化作水墨书法,当交通标志演绎国潮插画,安全知识突破传统说教模式。学生们用墙绘语言讲述安全故事,让“安全第一”的警示在艺术浸润中深入人心。
“当艺术融入校园角落,文明教育就变成了润物细无声的美好体验。”这些“会说话”的井盖将成为持续发挥育人功能的文明坐标,为打造绿色、安全、和谐的校园持续发力,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在美好的校园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四)“绘”聚青春力量,践行美育担当
2025年4月22日,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师生以艺术为媒,在郑州少林塔沟教育集团育民校园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节约用水、珍惜粮食、学会感恩”主题墙绘活动。在张亮亮、赵艳艳、武晓庆、马方艳、李亚楠五位教师的带领下,30余名学生执笔挥墨,将环保理念融入缤纷画作,为校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文明底色。
活动当日,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学生们满怀激情,手持画笔,在指定墙面尽情释放创意才华。一滴滴灵动的水珠、一个个呼吁光盘行动的卡通形象跃然墙上,色彩鲜艳且构图精妙的画作生动地传递出节水、惜粮的重要理念。这些作品巧妙融合了艺术美感与环保主题,让过往师生在欣赏画作的同时,深刻领悟到节约资源的意义。
活动现场,师生们分工协作,从构图设计到调色上色,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具象的公益表达。“墙绘不仅是美育实践,更是一堂沉浸式德育课。我们希望通过艺术感染力,让节约意识扎根学生心中。”信息技术系近年来持续探索“专业+公益”教学模式,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流动课堂”。二、活动总结
“一技在手,一生无忧”,在活动周期间,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发挥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活动,涵盖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深度践行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使命,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学院将持续探索更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积极服务社会,让艺术在传递正能量、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