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7 日上午,信息技术系在 4207 教室隆重召开 2025 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此次会议旨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精准对接信息技术行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信息技术系主任雷藏民、各教研室主任以及专业教师齐聚一堂,特别邀请来自行业企业的多位资深工程师共同参与论证,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把脉问诊”。会议由信息技术系主任雷藏民主持。
本次论证会聚焦信息技术系八大招生专业,涵盖软件技术、动漫制作技术、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移动应用开发、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应用技术等热门领域。会议伊始,各专业教研室主任依次汇报,系统阐述了新版方案的编制思路、特色亮点与核心架构。
在汇报过程中,各专业紧密结合信息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展现出鲜明的专业特色。软件技术专业提出“岗课赛证四位一体”培养模式,通过企业真实项目驱动,强化学生软件开发与测试能力;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构建“创意设计 - 数字建模 - 动画制作 - 虚拟交互”全流程课程体系,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对接移动端开发前沿,构建“前端开发 - 后端架构 - 智能应用”模块化课程群,突出跨平台开发能力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围绕新媒体传播趋势,打造“内容创作 - 设计开发 - 运营推广”一体化培养模式;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强化“基础能力 + 专业技能 + 创新素养”三层递进体系,夯实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大数据技术专业构建“数据采集 - 存储处理 - 分析挖掘 - 可视化应用”全链条课程体系,突出数据驱动的问题解决能力;云计算应用技术专业结合云端技术发展,打造“云架构设计 - 平台搭建 - 运维管理”实训教学体系,培养云计算领域实用技能型人才。
在专家质询环节,企业与行业工程师结合信息技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企业工程师指出,课程设置应紧跟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建议增加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模块,强化学生对新兴技术的认知与应用能力;应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数据项目,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合理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增加项目实战课程时长,确保学生毕业即能上岗。
经过深入研讨,会议达成重要共识。与会专家原则通过八大专业的 2025 版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围绕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强化、校企合作深化、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提出具体修改建议,为方案的完善指明了方向。
会议尾声,信息技术系主任雷藏民对专家们的宝贵意见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纲领,各专业要认真梳理专家意见,充分吸收采纳,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二是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融入新技术、新方法、新案例,确保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适应性;三是要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信息技术系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节点。系部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吸纳专家智慧,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岗课赛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教学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未来,信息技术系将持续发力,致力于培养兼具技术硬实力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为信息技术行业注入蓬勃生机,为区域数字产业发展打造人才新高地,在数字经济浪潮中书写职业教育的崭新篇章。